“萧知青喜欢的话,明年清明,后山又有新茶了,可以去摘来炒干备着。”蔡翠英热情的向萧闻风推荐茶的来源。
“听说你们都来自北方城里,到了这南边乡下肯定不习惯吧?”
杜宇挠挠头,照实反应:“刚来的时候确实是,特别是冬天,北方虽然冷,但我们都是睡炕,一晚上都是热乎乎的,南方这边冬天湿冷,去年冬天女知青们都是挤在一起取暖睡的。”
易长来抿了口茶,沉思着:这确实是个问题,再过两、三个月就入冬了,知青点没有取暖的生病得多了,不能上工,损失的还是生产队。
“我们南边取暖就是靠火笼,你们知青应该也不会编火笼,这样吧,队里给知青点提供几个,但是烧的碳还得你们自己用工分换。”
易长来立马为知青点解决过冬难题。
又朝俞知南问道:“俞知青呢,你们生活上个人有没有需要队里帮助解决的?”
蔡翠英也随声附和:“是啊,俞知青你们来队里也快两年了,家里面有没有催催个人问题的,如果有探亲结婚的,你们大队长也会酌情多给两天探亲假。”
原本准备吃完饭坐坐就离开,来大队长家就走个流程,俞知南没想到点到自己。
其他人的个人问题与他关,至于他的,与队里又有什么关系呢?
对易母扬言一笑:“我们会把大队长的话带回知青点,有需要的同志肯定会特别感谢大队长的善意。”
蔡翠英则笑弯了眼,“有合适的姑娘小伙,不要不好意思,婶子帮你们知青介绍去。”
杜宇代表知青们感谢易母的热情,天色不早,提出离开。
在回知青点的路上,杜宇感慨:“虽说大多数知青看不上村里的姑娘,应该是没看过大队长家的闺女,这比城里姑娘还要白,眼睛大得穿着土气的衣服也掩不了那股灵气。”
“就是太娇气,都没见过她出来干活。”
俞知南觉着杜宇聒噪:“杜知青,我们不要在背后议论别人。”
就差说你话太多。
萧闻风走在后面一声不吭,他已经下乡两年,回城还遥遥期,之前听说大队长手中每年都有回城名额,队里表决在他看来也是表面功夫,看来是要和大队长走近些。
杜宇提到的大队长的女儿,听说前些日子被退亲了,兴许……
不知不觉,三人回到了知青点。
向众人传达了大队长的意思,今年冬天有了取暖的火笼,知青们个个喜笑开颜。
也说到了队长媳妇关心知青们的个人问题。
处了对象的打趣单身的:“玉芳,队里严家老大这段时间老是帮你打谷子,是不是看上你了。”
女知青陈玉芳先瞧了眼俞知南,见他不在意,有些失望的解释道:“赵娟,别瞎说,队里大家都乐于助人的,没有谁专门帮谁。”
叫赵娟的女知青给了个我懂的眼神,就岔开话题:“这几天大队长媳妇时不时的在打听未婚的男同志,听说要给她家那个小女儿说亲来着。”
“你们说,是不是队长媳妇看上了你们男知青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