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水一沉一浮,小船也随之晃动,一上一下。
在阳光的照耀下,湖面上波光粼粼,闪烁着光环。海浪从海平线上滚滚而来,打在礁石上,又像碎玉般似的乱溅开来。
微风掠过,激起细小浪花。
苏南枝靠在栏杆上,任由海风吹乱她的头发。
“丹舟到了,下车请拿好行李。”售票员扯着嗓子,提醒乘客下船。
人工售票早已被大城市淘汰,但在远离城市的小乡村,这一方式依然被保留了下来。
苏南枝脑子还晕乎乎的,提着行李箱,下了车。
丹舟的风景很好,站在村口,便能看见一望无际的蓝色大海,挂在墙壁上的绿植开得正旺,没有高耸入云的办公大厦,只有自建小公寓,还有一座孤零零地立在海面上的灯塔。
仅仅是远离了大城市的喧嚣,苏南枝就已经觉得自己的心灵已经得到了净化。
“我已经到丹舟了。”苏南枝拖着行李箱站在村口的时候,总算想起来了给自己闺蜜打个电话。
“不是吧?你来真的!”电话那头的白淑仪一脸震惊,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“是的,你没听错。”苏南枝倒是一脸轻松,随意找了块空地坐下,又重复了一遍,“是的,我到丹舟了。”
说完还不嫌事大,又补充道:“拒绝内耗,从我做起。”
白淑仪无语,“九九六的人不配说话。”
苏南枝算是半个自由职业者,一年前就辞掉了本职,做全职作家,本以为会轻松很多,结果压力倍增。
本来喜欢的职业却变成了谋生的途径,苏南枝频繁面临卡文的困境,加上上一本完结成绩不如人意,新书又没灵感,一冲动,直接收拾行李,来了丹舟。
“这不是你强烈推荐的嘛。”
白淑仪一时语塞,她也不不知道苏南枝什么时候变成了行动派啊!
白淑仪还想说点什么,苏南枝明显也料到了,急着挂断电话:“先不说了,我要去吃饭,然后在找个地方住。”
“挂了。”
“那你注意安全。”白淑仪无奈叹气。
前几天两个人闲聊,白淑仪见她状态不好,天天都窝在书房码字,于是主动提议带她出去散散心。
丹舟是白淑仪小时候呆过的地方,一个沿海的小渔村,算不上发达,也不是热门的旅游目的地,但胜在风景绝佳,民风淳朴,是散心的不二去处,就适合苏南枝这种需要出来透透气的高压人群。
白淑仪本来是想抽个周末,带苏南枝去一次的,没想到她居然直接先去了。
事已至此,虽不是坏事,但还是得提醒当事人注意安全。
挂断电话,苏南枝拖着行李箱去了村口的饭店。
红瓦白墙的建筑很容易吸引人的注意。
很简单的建筑,就如这里的民风一样淳朴,未被外界污染。
“丹舟饭店。”
苏南枝提着行李箱进门。
“有人吗?”
习惯了大城市饭点人满为患,苏南枝一时间还有些不适应,又确认了一次,才继续进门。
老板闻声从二楼赶下来,热情地招呼道:“这里这里。”
老板是个热心肠的中年妇女,看见苏南枝提着行李,还主动搭手,“闺女,吃饭吗?”
“谢谢。”苏南枝一边点头道谢,一边回应,“是的。”
浓厚却又陌生的乡音,让她感到亲切。
小店虽然规模不大,但店里的装修却很有特色,整体看起来很温馨。
“第一次来我们丹舟吧!”老板也是个自来熟的性子,看着苏南枝拘谨的的样子,不难猜出是个新客。
“嗯,就是听朋友说丹舟风景不错,想来散散心。”苏南枝也不是个内向的人,笑着回话。
“那你可算来对地方了。”老板显然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,自顾自地拉开苏南枝对面的椅子,坐了下来。
“我们丹舟,不是我夸,风景简直是全国数一数二的。”说起自己的家乡,老板很是自豪,“好得不得了。”
语调不自觉上扬。
苏南枝对此也很赞同,“我也是朋友推荐才知道的。”
菜单上的菜名看得苏南枝眉头紧锁,每一项都想吃,但一个人又吃不完,一时间不知道点什么。
“闺女,不知道点什么?”老板看透了一切,主动开口,推荐道,“要不我给你讲推荐一下。
“好啊。”苏南枝自然是乐意的,果断递上菜单。
“第一次来,一定要尝尝我们特色海鲜。”
老板一边勾菜单一边解说。
“张姨,来一碗面。”
苏南枝闻声抬头。
白色短袖,黑色运动裤。
一米八五的个子,健康的小麦色,短袖也不能遮住他流畅的手臂线条。
看着就很有安全感。
苏南枝在心里小声说道。
“岁桉来啦。”
老板也很热情地起身,去招呼来的人。
“今天怎么来的这么早。”
看起来很熟的样子。
大概是职业原因,苏南枝养成了观察他人的习惯。
对面的男生如是说道:“陈姨,不用管我,你先招呼这位吧。”
说完还看向了苏南枝。
对上他的目光,苏南枝也露出一个礼貌的微笑。
这里的人,都挺外向的啊。
这边两位的菜都已经点完了,老板简单招呼了一下,便转身去厨房准备上菜了。
“是第一次来我们丹舟吗?”男生顺势坐在了苏南枝旁边的那桌。
苏南枝点点头,但对此感到不解:“很明显吗?”
为什么大家都能猜到。
旁座的男人笑笑,回道:“因为我们丹舟其实很少有生面孔出现的。”说完又眼神示意她看脚边,“你这个28寸的行李箱,想不注意到也很难。”
这下换苏南枝不好意思了,假装不在意地喝了一口水:“好像是这个道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