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MBOOK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页
目录 | 设置
下一章

第 26 章(2 / 2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

“朱朱,你想去吗?”霍昭首先询问袁朱。

袁朱想了想,点点头。

几人遂一同去往平阳侯府。

西域舞乐多用胡琴,琵琶与羌笛伴奏,果然与她平日见的歌舞有很大的不同。不知不觉,袁朱看得入了迷。

霍昭已见惯这些,不以为奇,他现在只对袁朱感兴趣,与她相处得越久,他越发迫切地想知晓她的一切。

“朱朱,未入东宫前,你在家时一般做什么?”

“织布刺绣,女红手工。”袁朱随口而答,“无聊得很,不比你们男子能上阵杀敌,报效国家。”

华朝重视文化教育,幼童,不论男女都可在政府开设的学校读书识字。

十岁之后,男女间的生命历程才截然不同。

男性可进一步学习文化知识、先圣礼乐,以便求取功名,优秀者可通过察举制度或考试选拨为朝廷官吏,或为文官经世治国,或为武官平虏立功。

而女性的活动范围大多在家庭,学习如何处理家中内部事务。由母亲或傅母教导,治丝茧,习纺织,学女事,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贤妻良母。

袁朱回忆起这世经历,当真乏善可陈,没什么可说道的。

霍昭又趁机握住袁朱的手,她的手指纤细修长,“朱朱,你的手一看便很灵巧,不知能否为我制一个香囊。”

“可以啊。”袁朱点头的答应,不过小事一桩,还可把发时间。

男耕女织是华朝最基本的生产形式。

纺织刺绣是华朝女子必备的本领,贤妻良母之标配,因而不论贵族还是平民女子,都须会一两样,否则轻则被人嘲笑,重则被休弃。

贵宦有钱人家的女儿可以将这些当成日常消遣,排解无聊时光,而平民女子却将织布刺绣作为经济重要来源之一。

华朝一个中等农户每年粮食的收入约八千钱,而每匹布的价格为三百五十钱,一般妇女织布,一年可产十二匹布,一年收入四千二百钱。

女子织布所得钱财在家中所占比例不在少数,否则,仅仅依靠耕种,是断然无法满足家庭日常所所需的,何况,健壮的妇女同样参与田中耕种。

这与现代夫妻共同养家其实没什么区别。

袁朱有时挺感叹的,她过去是个连个扣子都不会缝的人,到了这里,居然学得一手好针线,她还颇有几分这方面的天赋,只能说人的潜力当真是无限的。

殿中的熏香甜而腻,熏得久了,袁朱觉得头昏,便想出去透透气。霍昭想跟着,袁朱劝阻。

“殿下,我要去方便,你确定要跟着?”

袁朱在霍昭耳边低语,说完,就见他脖颈上红了一片。

袁朱对于霍昭的缠人劲,实在无奈得很,他什么都好,就是太粘人了些。

时时刻刻,紧迫盯人,这让袁朱多少有些受不了,好在他公务繁忙,没多少时间盯她。

袁朱立于一凉亭中,呼吸着新鲜空气,欣赏着园中美景,却见花木掩隐外袁涣之与何莹行在石桥边。

两人在说了些什么,距离太远,袁朱没有听见,不一会何莹跑开,袁涣之正巧抬头,看见了袁朱。

待得袁涣之过来,袁朱笑得像只狐狸,“涣之哥哥,你与这位翁主是如何相识的?”

“偶然相逢罢了。”

“偶然相逢?”袁朱调侃,“可我观她似对你情根深重,何不娶回家去?”

“你嫁得如意郎君,反而来消遣我。我观殿下同样对你情根深重,你又为何愁眉不展?”

袁朱坐在一张石凳上“你哪里看到我不开心了?”

袁涣之亦坐下,“你若真开心,可不是这个样子?”

有时候,有一个太了解自己的人也不好。

“他知道我的身世了。”

袁涣之微怔,“你的身世又不是秘密,稍稍留心,便可知晓,那已是过去的事了,早有定论,难道你还怕真有人会来抓你。”

“涣之哥哥,你说我该不该怨?”

袁涣之一惊,看看左右,并无旁人,“朱朱,此话不可再说,事已过去就让它过去吧,忘了吧。”

袁朱恍惚一笑,她父母无辜受累惨死,她身为女儿,就连怨恨也不可以。

“谁在哪里?出来。”一行待女拥着长公主穿花拂柳的过来。

她见到袁朱,先是一怔,“太子妃?”

“姑母。”袁朱微微行礼,华朝以礼治国,皇帝在正式场合中接见诸候、三公觐见时,尚且要回礼,以示尊崇礼遇。

华朝又重视孝道,太子妃虽是皇后以下最高级别的命妇,但袁朱身为小辈,亦不敢托大。

湖阳长公主傲慢回礼,望见袁涣之。

“你可是袁涣之?”

“正是,不知公主有何见教?”

点击下载,本站安卓小说APP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