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清河崔氏是世家大族,能与他们攀上姻亲,是我们赵府的荣幸,崔老爷子在世时,对我有恩,饮酒间就定了这档婚事。”
“眼看着你们都到了婚配的年纪,崔家又派人来说了此事,我们赵府不能失信于人。”赵青明顿了顿,继续说道。
“那崔家大房如今只留一个长子,又身体抱恙,如果你嫁过去,恐没有婆母帮衬;为父想为我儿择二房的嫡子,你看如何?”
赵青明一番讲话,看似替梁南枝着想,却也不过是怕自己不兑现承诺遭人口舌,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利。
赵府结交世家大族,败落的崔家结交新贵,可谓两全其美。
“女儿听从父亲安排,只是……结亲也应长幼有序,既然父亲当初并未指定崔家二房公子,南枝觉得跟崔家大房结亲更好,一来我们赵府遵守礼法,不会落人口舌。”
“二来,南枝早就听闻崔世子有逸群之才,仰慕已久,昨日父亲说要满足女儿一个愿望,女儿只求可以嫁与崔世子。”梁南枝说的情真意切。
只有她心里清楚,她图的就是崔家大房只有世子一人,嫁过去,不用伺候公婆,更没有小姑子使绊子,也不用在乎妯娌相处之道,只等那世子病重撒手,她也就完成了使命,回她的如意镇做个乡野郎中,再不要来这是非之地。
赵青明沉默半晌,开口道:“我儿思虑周全!为父明日便与崔老夫人禀明!”
又接着补充道:“倘若那世子一病不起,我儿可再嫁!”
“女儿谢过父亲!”梁南枝回道。
赵青明来崔家说合此事时,崔家老太太乐得眉开眼笑,大房如今的情况,很难说上一门好亲事,如今遇上上赶着的,可算了了她的一桩心事。
反观崔家世子崔禹安只是隔着屏风不冷不热的说了句:听从祖母安排。接下来便是剧烈的咳嗽声,让赵青明好不自在。
女儿嫁的好,外人也会高看一眼娘家,如今他的女儿虽说嫁了世家,可始终不是个如意的人选。
接下来的日子,梁南枝每日辰时起床,跟着嬷嬷学规矩,学纲常礼法,学女规女训,学做一个合格的世家儿媳。
许是她今生要嫁的是世子,嬷嬷的要求竟比前世她嫁崔二房时还要严格。
赵青明一直忙于公务,也只有在晚饭时才能见到。
赵夫人母女如前世一样,盼着梁南枝赶快嫁出去,如今定了婚期,许是看她就要离家,对她客气不少。
给她配备的嫁妆,不丰厚但也让人挑不出毛病,总不会失了赵家的脸面,这点赵夫人还是懂得。
独那靳家小姐靳晚柠听说梁南枝许配的是崔世子,大病一场!
再观如意镇,赵青明派管家给乡亲们报了信,送了谢礼。
李三嫂高兴的喜极而泣,好像自家闺女出嫁。
燕儿也为她的好姐妹高兴。
刘思思一边嫉妒梁南枝嫁了世家大族,一边又庆幸没人能跟她抢季云平了。
倒是季云平听到此消息,有半个月没出房门。
婚期如约而至,梁南枝任由丫鬟婆子给她梳妆打扮,赵夫人送她出门前,硬是憋出了几滴泪,赵青明嘱咐了她几句,就让她上了花轿。
赵雪瑶一直未露面,大概是陪靳小姐去了。
崔家大房和二房是并列的两处宅子,隔了一道院墙,前世梁南枝从未踏进过大房的宅子,也未见过崔家世子。
一切按部就班,只是与梁南枝拜堂的是一只挂了红布的大公鸡,直到进了洞房,梁南枝的耳边才清静下来。
随着门外青黛、紫苏齐齐的一声:世子爷。
梁南枝刚放下的心又紧绷起来。
此人步履轻盈,却一步三咳,活像把肺咳出来。
崔世子转身把门带上,在屋内踱了会儿步,才远远地挑开梁南枝的红盖头。
两人对视一眼,崔禹安明显一愣,转瞬即逝。
梁南枝慌忙挪开视线,这崔世子倒是好模样,一双含情丹凤眼,棱角分明的脸又不失亲和力。
“说吧,你嫁给我,意欲何为?”崔禹安背手而立,冷漠道。
常人家的女儿择婿都是绕着他走,只有她求嫁自己,不难让他起疑。
梁南枝倒是不藏着掖着,实话实说:“崔赵两家早有婚约,南枝不能不从;南枝听闻……二房的是个纨绔的,又闻崔世子才高八斗,是个忠义之人,南枝只求世子善待。”
崔禹安良久才出声:“我去书房睡。”
梁南枝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来,召了青黛紫苏进来伺候,折腾了一天,终于可以让她好好睡一觉了。
次日早上便要给家里长辈请安,她梳洗妥当,由崔府嬷嬷引着穿过好几个院子,才到了崔老夫人屋子。
屋子正中挂了一幅长松图,黄花梨的桌椅摆在两侧,崔老夫人手里捻着一串佛珠,瞧着慈眉善目,是个好相处的。
她正仔细打量着梁南枝,满意地点点头,这孙媳妇模样周正,杏眼桃腮,是个旺夫的相。
梁南枝端了茶,跪在蒲团上,娇娇的说了声:“祖母,请用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