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卢桂琴双手搓着衣角,迟迟不开口,田金忠催促道:“卢老师,你快说说学校的基本情况,大家都等着你呢!”
卢桂琴眼神中有几分怯意。
“我们大田小学,原本有二十个学生,一年级五个,二年级两个,三年级四个,四年级四个,五年级五个。
可是这个学期,已经有五个学生辍学。
他们是钱贵、陈慧娟、李大国,韩明娟、孙涛。
这五个都是非常优秀的孩子,我去家访过,希望他们能回到教室,继续学习。
对我们这些山里的孩子来说,上学才是唯一的出路。
可是,他们的家庭实在是太穷了,连吃饭都是问题,根本没钱交学费。
我很想让他们回来,可我就是一个乡村教师,一点办法也没有。”
说着说着,卢桂琴的眼圈开始泛红。
跟这些孩子朝夕相处,早就有了感情。
他们无奈辍学,身为老师,卢桂琴比其他人更难受!
“如果他们就这样不上了,只能跟他们的祖辈父辈一样,一辈子待在大山里,走不出去,在贫困中过几十年,最后悄无声息地死去。”
卢桂琴给廖辉他们递过去了几张试卷。
“这是他们五个人上学期的考试成绩,你们看,都是一百分!”
林静一张张看着试卷。
这时候,廖辉问道:“卢老师,教室漏雨这么厉害,你们怎么上课?”
“打着伞上!”
廖辉又扫视了一圈,发现,课桌上竟然没有教科书。
他问学生:“你们的课本呢?”
一个男孩站起来,站得很标准。
“我们没有课本,都是卢老师把课文抄到黑板上,我们再抄到本子上。”
“我看教室很多玻璃都碎了,全部是用塑料纸糊上的,冬天你们怎么办?”
“学生们都是自己带煤炭来,实在没办法的时候,我们就一起去山里砍柴,烧成木炭取暖。”
蒋彬彬也问了起来。
廖辉肩扛录像机,把看到的听到的,都录了进去。
司马源也拿起相机,寻找各种角度拍照。
林静走到卢桂琴身边。
“卢老师,这里条件这样艰苦,你就没想着离开这里?”
她的问题,总是与众不同。
“如果我离开了,这些孩子怎么办?谁来教他们?虽然我的能力有限,水平也一般,但我必须留在这里,哪怕只有一个学生,我也得留下!”
卢桂琴眼神坚定。
四位记者轮番提着问题。
这所简陋的小学,条件之艰苦,远超他们的想象。
大家都问的差不多的时候,林静又问道:“卢老师,你能带我们去看看那五个辍学的孩子吗?”
“等今天的课上完,我就带你们去!”
卢桂琴在上课的时候,其他人站立在教室里,就静静地听着。
说实话,卢桂琴的讲课水平很一般。
普通话也很不标准。
而且,也不生动有趣。
可她讲的非常认真。
孩子们听的也极其认真。
她,倾囊相授。
他们,求知若渴。
到了下午两点半,下课铃声响起。
是卢桂琴自己敲响了下课的铃声。
“今天的课就到这里,下课!”
廖辉有些奇怪。
这里放学这么早吗?
村长田金忠看出了大家的疑惑。
“有些学生的家很远,得翻越好几座大山,而且这些孩子回家都得干农活,所以我们这放学早。”
众人恍然大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