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4年5月24日。
今天是个大晴天。
可唐佩生的心情异常沉重。
他一早就去了南珠市招商局,见了局长应红松。
“应局长,华风不能倒,我们可是南珠市的龙头企业,招商引资的政策,能不能向我们倾斜一下?”
唐佩生就是带着一种求人的态度来的。
应红松先给他倒了一杯茶。
市场经济的残酷,这位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招商局局长很有感触。
每天来注册公司的有很多。
可每天倒闭的公司也有很多。
商场瞬息完毕。
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,哪个先来。
只是,华风败退的速度也未免太快了点。
要知道,几个月前,他们还是全国行业老大!
“唐总,我虽然不是你们行业内的人,不过最近也看到了报纸上的报道,不到一年时间,中源起来得也太快了!”
作为招商局局长,应红松每天都在关注经济圈动态。
中源方便面,自然也在他的关注范围内。
而且,他们的幸运大转盘活动很有吸引力。
应红松身边就有不少人体验过。
因此,唐佩生和华风的难处,应红松多少有些理解。
“应局长,中源的崛起,离不开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!
据我们了解,清平市把三年招商引资的政策都给了中源。
银行也给他们提供了不少贷款。
有了政策和贷款加持,中源不想崛起都难!”
唐佩生把中源的崛起归结为政府在背后支持,自动隐去了严谨在这里边的作用。
绝对不能提严谨!
否则就显得自己很无能!
应红松沉吟了一下。
“唐总,清平市跟我们南珠市不一样。
清平市发展相对落后,像样的企业没有几家,他们现在需要打造出一个龙头企业,作为一个招商引资的吸盘。
所以才会不遗余力支持中源方便面。
我们南珠市作为经济特区,各类企业遍地开花,而且大部分都是像你们华风一样的龙头企业。
今天出政策扶持你们,明天就有其他人来要政策!
这是不可能的!”
应红松等于是拒绝了唐佩生。
心凉了半截的唐佩生并不死心。
“应局长,你们也不能见死不救啊,我们华风每年可没少纳税!”
“这个我知道,可现在不单是你们有难处,大家都很难,实在不行,你们也去银行贷款吧!”
应红松把球踢到了银行。
“贷款?”
唐佩生却犹豫了。
花别人的钱,办自己的事,固然是好。
可银行贷款得还啊!
而且,利息还非常高。
唐佩生更愿意花政府给的钱,不用想着还,花掉就是花掉了!
“应局长,贷款利息对我们华风的压力也非常大。”
“你先贷一笔,渡过难关,如果不行,我们再想其他办法,你总得试一试嘛!”
唐佩生还要说什么,应红松抢先说道:“唐总,就这样吧,我一会儿还有个会。”
唐佩生只好离开。
办公室只剩下应红松一个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