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起为大学生们准备的宿舍也安排好了,刘静恬配合人力资源部门,找到了十多个当年毕业的大学生。白起计划,七月初,大学生们一毕业,就让他们来上班,再过三个月,经过一段时间历练,他们就都可以胜任简单工作,独当一面了,到那时,白起将启动裁撤退休返聘人员的工作,同时还将在内部选拔外派到国外项目的财务总监工作。
外派财务总监,白起一刻未曾忘记,但这事儿急不得。他固然可以通过高薪聘请的方式,直接招到人,但这种为了高薪而来的人,对企业的忠诚度能有多少?外派工作地点是山高皇帝远的国外,一个外人初来乍到,很难开展工作,尤其是他还要来监督、核查财务状况,很多时候会遭到已有团队的排挤。
更关键的是,如果他和原来的团队很快融为一体,口径一致,他传递回来的消息,你信还是不信?如果他和原来团队口径不一致,互相攻喧,你信谁的?
所以,白起还是希望,大学生到位后,能顶替出一部分人,然后从中选出工作能力强、对企业忠诚度高、人品好的人,派到海外。
这天,白起正在办公室,第二项目部的出纳员老陈来找他了。
这老陈是一位马上要退休的女士,五十五岁了,身材瘦高,一头花白的头发,满脸皱纹,穿一条皱巴巴的棕色连衣裙,一副辛苦操劳之象。说起话来嗓门很大。
老陈问白起:“白总,听说你在给大学生们安排宿舍?”
白起道:“对呀?怎么了?”
老陈道:“那大学生们来了,以后公司是不是就不再返聘已经退休的人了?”
白起道:“公司董事会已经通过了相关文件,以后除了具有高级职称的,或者企业急需的特殊人才,其他人就不再返聘了。就算返聘,需要去施工现场工作的,不能超过六十五岁,在公司机关工作的,不能超过六十八岁。”
退休人员返聘,已经成了龙州一建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,各个系统都有大量返聘人员,总数超过二百人,其中有个别人甚至已经返聘了十年、十五年,七十多岁了,走路都颤颤巍巍了,仍在上班。
返聘人员中,确实有很多人是难得的专家型人才,而且责任心强,认真负责,但也有不少人就是混日子,甚至还没到退休年龄,就想方设法的办了退休手续,然后再返聘,因为这样他就可以拿两份工资。这样的人,企业很难管理,而且,他们占据位置,导致年轻人上不来,留不住。
所以,前不久在白起的推动下,龙州一建董事会发布了对于返聘人员的管理办法,要对返聘人员进行严管,同时裁撤大量不必要的返聘人员,为年轻人腾地方,给企业注入新鲜血液。
这对企业来说,是好事,对大多数人来说,也是好事。但对于那些想混日子的返聘人员来说,就是不好的事情。这老陈,就是这些人的代表人物。
老陈道:“白总,你们这么干不公平啊!”
白起愕然:“有什么不公平?”
老陈道:“那别人退休了,都可以返聘十年八年的,到我这儿,好,咔嚓一下,给截断了,凭什么呀?”
白起道:“这个呀,我不能同意你的说法,这不能叫不公平。公司董事会有权对公司的用工政策作出调整,返聘与否,不能只看一方意愿,得看双方,那公司不需要了,当然可以不聘!”
老陈道:“这就是不公平!我问你,为啥别人退休了,能返聘好几年,到我这里,就不行了?”
白起正色道:“我再告诉你一遍,这不能叫不公平!企业有这个权力,这是公司,不是养老院!你到市场上也不能强买强卖,跟这是一个道理!再者说,这份文件,并没有把所有的返聘都否定,我刚才说了,有高级职称的,或者是企业急需的,是可以的。”
老陈道:“那我可不可以返聘?”
白起道:“这就看你自身有没有高级职称了。”
白起这话其实是装蒜,龙州一建只有两个高级会计师,白起和刘静恬。他心里很清楚,老陈不是。
果然,老陈马上接口道:“我没有,但我有中级职称。”
白起道:“中级不算,那还剩一条路,看你是不是企业急需的特殊人才。”
老陈脑子显然有点不够用,被白起引导着走,跟着说道:“那我算不算急需的特殊人才?”
白起笑道:“这个我说了不算。咱们公司这么大,我不可能清楚每一个人的情况。你算不算,要问问你们项目部,如果项目部愿意聘你,由项目部提出申请,报公司人力资源部,人力资源部审核后,报主管领导批准,就可以了。”
老陈道:“哦,我明白了。那我回去问问项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