沿着临江一路疾驶,不久就看到了沙坡村高大的牌楼。
牌楼一边有一块石碑,上面刻着“爱国主意教育基地”的碑文。碑文下还有一排铭文,周小源指示摄像师收录下来,也没有太多的时间细看。
进入牌坊右转两百米,是一条清澈的小溪,小溪环绕着一所红墙碧瓦的宅院,门牌上篆刻“卢宅”。
门前站着一位二十几岁的小伙子,高高、壮壮,理着端寸,帅气阳光,笑起来,眼睛眯的细长:“欢迎周小姐,我叫卢光,替太爷爷过来迎接各位。”
周小源见不得长的帅的小伙子,眼睛里当时就有了光,握手寒暄,心里竟然一阵小鹿乱撞。
卢光并没有觉察到周小源的异样,做了一个请的手势,引领着周小源一行人,进了院子。
花香浮动,夕阳正暖。
硕大的院子西侧,搭了一个木架凉棚,凉棚顶上,爬满了紫荆花藤曼,淡紫色的花朵迎着晚霞娇媚地开着。
满花朵的凉棚下,摆着一张茶几,紫檀茶壶里早就泡好了陈皮茶,斟进小茶盅,像是红酒一样的茶色里,充盈了陈皮的醇香。
卢爷爷坐在轮椅里,脸庞消瘦,眼窝深陷,面夹上是一块又一块的褐色的老年斑,他偎在轮椅里,膝盖上覆着一条军绿色的毛毯。
周小源蹲下来,跟爷爷握手。
卢爷爷的手干枯有力,微微颤抖着,请周小源品茶:“这是我们沙坡的小青柑,你试试......”
周小源道谢,端着茶盅品一口,绵纯的香气即可沁入五脏六腑,舌尖上还留着一抹甘苦,味蕾就已经迫不及待索取下一啖香醇了。
卢光又为周小源续茶,娴熟,认真,褐红色的茶从茶壶中缓缓流淌出来,陈皮的香醇也随之在花园萦绕。
在这独特的醇香中,采访正式开始。
卢爷爷思路清晰,听力受损。
周小源介绍了自己的名字,卢爷爷却听不清楚。
卢光就大声重复一遍给,怕周小源觉得繁琐,每重复一次,卢光都一脸歉意地向周小源致歉。
周小源就心生愧意,尽量减少提问的词汇。
卢爷爷的情绪却逐渐激动:“孩子,很多人都来问过了,该说的我都说过了,你今天来问,我还说,我的时间不多了,多一个人记住,就算是一件功德。”
卢爷爷的话,让周小源原先设定好的采访稿没有了发挥的余地,她也觉得如果按照提前设的稿子问,算是对爷爷的不敬,干脆丢开稿子,当时拉家常。
周小源从卢光手里要过茶壶,学着卢光的样子,给爷爷斟了一杯茶,递倒爷爷手里,乖巧地问:“爷爷,我做了一期叫《解放了》的节目,我对那断历史不了解,我采访过其他的爷爷和奶奶,他们告诉我,当年,江城被黑暗统治的日子(敏感词,修改,不通顺,轻谅解),很多老百姓被拉到城门上,死了很多人,您了解那一段历史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