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MBOOK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251章 天山严寒(1 / 2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

不过多亏了前一年发现并种植了红薯。

相较于稻麦作物,红薯的种植却要省事多了。

无论是人力投入还是最终产出,都是要优于五谷粮的!

如今的大梁,有大片的土地种植着红薯。

而为红薯写作农书的杨大学士,亦是被高度赞扬,百姓主动为其建立生祠。

对于这种情况,杨大学士也是有些受宠若惊。

毕竟在他看来,他只是跟随着徐鹏举去到闽地,然后研究研究红薯。

其中不少的红薯种植经验都是陈氏父子提供的,还有一部分乃是徐鹏举自洋人那边找来送给他的。

不过因为红薯之功绩,梁皇甚至想让杨大学士升任首辅。

但因为文臣集团的阻挠和劝诫,最终也没能实现。

但不得不说,杨大学士在朝堂之上的话语权,却是高了不少。

而其孙女创办的《大梁日报》,也日渐红火。

最初始那段时间,日报是亏本运行的。

毕竟那区区一文钱的售价根本就难以支撑庞大的费用。

无论是印刷还是纸张,亦或是雇员,都需要花去大把大把的银子。

而随着第一批人沉冤得雪,京城百姓开始注意起这份报纸来。

而杨杨在创办报纸之后,也是十分用心。

非但保持了之前的几个板块,还增加了其他如同:策论、文章、诗词之类的版块。

若是有人觉得自己在某方面研究很透彻,便可撰写文章前来投稿。

一旦被录取便能收获一笔稿费。

而与此同时,若是你的策论被朝中众臣所关注到,亦是能够得到被赏识的机会。

而文章与诗词亦是展现才华之处。

报纸开办半月,便有一书生因为投稿策论,在其中议论北地军情而得到某位军方大佬看中,被收为幕僚。

而后,报纸便开办得更为红火。

只是,这报纸越红火,销量越高,报社的亏损也就越高。

大约在报社开办一个月以后,杨杨便向外发出公告招广告位。

何为招广告位?

在杨杨这里,分为两种,一种是在报纸显眼的地方刊登,主要为:帮助伸冤,亦或是帮助走失孩子的百姓找到其亲人,这种刊登需要进行严格审核,确认为真方能刊登。

而刊登的费用与报纸的价格相当,一枚铜板。

而另外第二种便是向京城的一些酒楼、工坊、店铺展开。

在报纸的边边角角刊登一些广告。

比如宣传某某酒楼的饭菜可口,食材珍贵。

亦或者某某铁匠铺的铸品精致,坚固耐用等等。

这种广告,收费不菲,按照其在报纸上的位置以及篇幅定价,往往核算下来一个字要花上几两银子到十几两银子不等。

不过这也为报社带来了大笔的收入!

自从刊登广告以来,报社便扭亏为盈了。

点击下载,本站安卓小说APP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