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公子?”
“我父亲那边,可有消息?”徐鹏举问道。
闻言,孙义愣了一下,然后摇了摇头,道:“自从被派遣过来辅佐世子以后,我便同元帅那边断了联系。若是元帅真的有事,想必也会另外派人为世子传递消息!”
“好了,你去吧!路上一切小心!”
“是!”
……
想起当初魏国公送来的两封信件,徐鹏举便眉头紧缩。
“按照父亲的说法,他正整顿兵马,蓄势待发。只等一个合适的机会,便会进军清君侧!”
“可这合适的机会是什么时候?而父亲的大局又布置得如何。”
徐鹏举所知道的就是,魏国公布置的大局之中,杨大学士以及英国公都是十分关键的人物。
可他们至今没有向徐鹏举透露半点消息。
原本此时应当是入京勤王的最佳时机。
因为大梁的精锐部队大多都被派出去与倭寇作战了。
其他那些部队也都有镇守边关的任务,无法抽身。
若是魏国公在这个时刻发动清君侧,便可自北元一路直通京都,畅通无阻。
即便真的有部队在中间阻拦,也难当魏国公那数十万铁骑!
然而,发动大局的关键人物,英国公此时却远在高丽。
徐鹏举亦是不知道大局的布置情况。
清君侧并不是仅仅将张首辅、钱尚书那般祸乱朝政的奸佞铲除就完事了的。
在清楚奸佞以后,那些位置便空出来了!
所以必须建立起一个新的体系。
朝堂上的一些关键位置若是空缺,便会导致运转出现问题。
而朝堂一旦停转,整个大梁都将陷入混乱。
就比如说,户部主管税收和各项财政政策。
若是户部尚书和户部侍郎之位空缺。
那整个大梁的税收都将出现问题。
并且一些地方出现了天灾也会无法及时赈济。
百姓若走投无路,便只能举大旗起义。
而兵部亦是不可或缺的。
若是兵部无人,那么高丽战报便无法送达,京城的调令亦是无法传出。
那些调度前往支援高丽的精锐部队军队若是无人指挥,根本无法发挥其全部实力!
便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,若是不做好万全准备,所谓的清君侧只会让大梁走向灭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