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元璋的这番话,虽说带着真心实意,可以往种种却也已经让李善长难以全然相信他。
一时间,气氛变得更加尴尬。
李善长吸了口气,犹豫半晌,道:“陛下,依老臣之间,齐王虽说出身差了些,可行事上倒也有些您当年的风范。”
这句话,已经算是中肯,只可惜,却不是朱元璋满意的。
微微颔首,朱元璋继续追问:“有件事,咱始终没想明白。百室,你可否为咱指点迷津?”
李善长闻言,显得颇为为难,但却还是点了点头。
得了李善长的回应,朱元璋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。
“如此便好,咱是想问,为何之前这空印文书的事,太子会毫不知情?”
李善长又不是傻子,哪里会不明白,朱元璋这是在试探。
这么大规模的案子,若说朱标并不知情,那只怕连傻子也不会相信。
可若说朱标知道,为何他却不加阻止,甚至隐隐有包庇的嫌疑。
此事看似无关痛痒,可背后却牵扯了太多事,也难怪朱元璋要如此在意。
李善长心中为难了好一会儿,最终还是将实情说了出来。
“陛下,其实太子并非是不知情,而是不能知情。”
这话一出口,令朱元璋显得颇为错愕。
他正要追问,李善长却已经继续说了下去。
“陛下应该知道,胡惟庸最擅长的并非弄权,而是揣度人心,他将许多事都算计到了极致,以至于即便是太子殿下,也被算计了进去。
别的不说,便是朝中的几位国公,哪个又没受过他的恩惠,或是被他牵扯到了这空印文书的事?
太子殿下知道这一层,自然也就不好去追究别的什么,否则朝野震动,对陛下,对大明,都将是大大不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