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赶忙开口,高声喊道:“父皇放心,儿臣必然会办好这份差事!”
说完,他再度行礼,转身便要离开。
朱元璋见状,问道:“那些人,你都擒下了?”
朱榑连忙答道:“还没,他们都有爵位在身,儿臣没有诏命,不敢妄动。”
朱元璋哼了一声,道:“传咱的口谕,全部收监,入诏狱,等待三法司勘察、裁断。”
说完,他冲李善长瞥了一眼,又道:“这件事,御史台也跟着一起吧,免得你又要从中斡旋。
咱告诉你,要做忠臣能臣,就得舍去一些东西;总不能样样都叫你两全。”
李善长自然明白这话的意思,赶忙答应一声,寻了个由头,匆匆离开。
次日,明明还没到朝会的日子,可京中百官,却是突然得了命令,被唤去上朝。
和平日里的朝会不同,今日朱元璋竟破例,让朝中七品以上,全数,来到奉天门。
一时间,奉天门挤满了人,活像是个菜市场。
李善长站在人群中,瞧着迷惘的百官,心中百感交集。
就在一些官员,议论着昨天的事时,一群锦衣卫,抬了一个巨大的,像是屏风一样的物拾,走了出来。
众人还没反应过来,便瞧见一名太监,站到正中,高声喊了起来。
“奉天承运皇帝,诏曰:今屡有奸佞,祸国乱政;又有勋贵依仗功勋,横行不法,屡屡犯禁。
朕体察天命,恩恤万民,为防今后有奸人祸国,特设铁榜一块,颁行各府,命百官引以为戒!”
说罢,太监一招手,立刻有锦衣卫将抬来的物拾,放了下来,同时摘去帷幔,露出其本来面目。
百官看清楚那物拾后,一个个脸色瞬间变了。
原来,这便是朱元璋旨意中的铁榜,而且其上写了各种罪状和惩罚,甚至包括皇亲国戚、功勋大臣的不同处置方法,可谓事无巨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