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到这话,朱榑一愣。
他没想到,自己的这点心思,会被朱元璋轻易勘破。
面露尴尬之余,朱榑赶忙解释。
“父皇误会了,儿臣是觉得,您自起兵以来,便极力维持爱惜人才、重视兴学设教的形象;
实在没必要在如今,因为这么一点小事,将其毁于一旦。”
朱元璋闻言,心中虽说也觉得有理,可依旧是气愤难平。
特别是想到,朱榑到了这种时候,居然还在在乎那些虚名,而且处处想着日后就藩,他便气不打一处来。
“你说得倒是轻松,难不成,你以为今日不严加惩治,人家就会念咱的好了?
他们说的可是清君侧,那是什么意思?是说咱是昏君!”
朱榑闻言,自然明白,朱元璋还有话没有说破。
他略微思忖,直接跪在朱元璋的面前。
这一动作,着实让朱元璋有些惊讶。
不待朱元璋追问,朱榑就已经直接开口,说明心中所想。
“父皇,史笔如刀,儿臣自然忌惮;只是这一次,儿臣真正在乎的,却并非是什么后世史书,甚至不是父皇您的名声!”
这话一出口,朱元璋更加糊涂了。
他盯着朱榑,想要将对方看透,可朱榑此刻心如止水,他却是什么都听不到。
“大明立国之初,并没什么士子肯来投奔;甚至第一科的科举,有人徇私舞弊,有人夹带作假,险些让大明的科举成为闹剧。
可是再后来,大明还是挺过来的了,也网络了不少人才。
大明能有如今,实属不易;如今抓捕一些国子学的监生倒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可一旦传扬出去,寒了天下文人的心,那我大明,岂不是连蒙元都比不得了?”
朱元璋听到这些,虽说也觉得有理,可想想国子学那些人的行事,朱元璋心里,依旧有些愤愤难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