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,这一次,开口的却不是哪个大臣,而是朱榑本人。
朱榑上前一步,冲着朱元璋行礼说道:“父皇,儿臣以为,锦衣卫当务之急,是查办胡逆案和永昌侯供述的一众犯官;
至于某些人虽是别有用心,却也未必就真的做了什么,实在不值得锦衣卫去浪费精力。”
朱元璋一怔,正想询问,却突然听到朱榑的心声。
【这些人背后肯定都有靠山,甚至就是受人指使;
我要是将他们抓了,非但查不出什么,反而可能得罪人,这种事,我才不会去做。】
对于朱榑这种消极的态度,朱元璋自然是不大满意的。
但朱榑的想法,却也并没什么错,这些人敢如此明目张胆的搅局,背后自然是有人的。
可想要将背后之人挖出来,只怕不大容易。
想到自己的朝堂上,居然还隐藏了一股势力,朱元璋只觉得怒火中烧,却也只能暂时隐忍。
他点点头,道:“罢了,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;不过这些人,死罪可免,获罪难饶。”
言罢,不等朱榑回应,朱元璋便已经下旨。
“传咱口谕,锦衣卫即刻将参与阻拦、扰乱办差官员名单上报。
着刑部协同锦衣卫,于奉天门外,将一干官员廷杖二十,以正视听,以儆效尤!”
旨意出口,众人心中再度一寒。
廷杖在本朝虽说并非什么了不得的刑罚,可棍棒之下,却有莫大学问。
若是行刑之人愿意,可以让受刑的人只伤到皮肉,但同样,若是行刑之人心狠,也足以让对方伤筋动骨,乃至残废。
将这些阻挠了锦衣卫的人,交给锦衣卫执行廷杖,会有怎样的下场,官员们自然心知肚明。
“陛下,这似乎不妥——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