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今日蓝玉投案,这件事你可有什么看法?”
朱榑听到朱元璋的问题,只觉得头大如斗,可又不能拒绝回答。
他咧嘴一笑,努力压制着内心里的不安。
“父皇明鉴,胡惟庸案牵扯了太多人,可谓是震动天下。
永昌侯纵然军功赫赫,可终归是臣子,他会心生忧惧,提前自首,也算不得什么奇怪的事。”
朱元璋哼了一声,道:“话是这么说,可咱和蓝玉认识这么多年,他的性子咱最清楚。
他可不是一个平白便会认输、服软的人啊!
依咱来看,这背后,只怕还有人在推波助澜,甚至是给他出谋划策。”
朱榑听到朱元璋的分析,虽说也觉得有理,可同时也更加不知道该怎么回答。
蓝玉乃是朝中重臣,和朱元璋的关系又几位亲密;能在他身边有话语权的人,更是少之又少。
若朱榑真的主动提议调查此事,日后查出了哪个大人物,说不定又是一桩麻烦事。
见朱榑沉默不语,朱元璋索性直接追问。
“你觉得蓝玉一案过后,对蓝玉,该如何安排?”
朱元璋都说到这种问题了,朱榑再不说话,自然也就有些说不过去了。
略微犹豫后,朱榑答道:“儿臣以为,用人不疑;
蓝玉毕竟是朝中数一数二的武勋,而且如父皇所说,他和您交情极好;
既然他今日能来请罪,便说明,他对您应当没有反心。
若您对其宽宥几分,到时候,他也理应会感恩戴德,绝不至于再有什么不规矩的事。”
朱元璋闻言,略微思忖,却并没有就着这个话题,再继续说自己的看法。
他盯着朱榑,问:“若咱要你监国,你觉得如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