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层网络等于两大镖局势力的不期而遇,徐青以一己之力,冲破福威镖局三少爷许宁率领的驻军精锐分队的围攻。
这次对山贼徐青大围攻,福威镖局的当家人徐大龙势在必得,他希望,借府衙势力,将徐青拿下,扫灭徐青镖局势力。他认为,以福威镖局多年的经营,黑白通吃的谋略,许家会与府衙有更好更融洽的关系,不会搞得像徐青这样,引来府衙声势浩大的攻伐。这徐青,终究还是太狂妄了,难以见容于府衙。他势力再大,也大不过府衙,这点生存道理都想不通,说明他是真的飘了,飘的忘乎所以。他深信,这次徐青逃不脱覆亡的命运,行走黑白两道数十年,从未见官府以六道埋伏圈去围捕一个人。
福威镖局坐山观虎斗,没有直接出手,但是鼓励他家的三少爷勠力进剿,往死里围攻徐青。
徐青侥幸冲破第五层埋伏圈,心神俱疲,他自己也觉得非常非常侥幸,往前狂奔了三里地,身后追兵的火把已经不见踪影。一群饿狼,追赶一匹搏命的狼王。狼王被激发了超能力,伤痛、疲惫好像没了感觉,只有飞速的奔跑。追兵只是为了追赶,为了命令,为了任务,尽力就可以了。而他不同,他在搏命,跑慢了就堕入死地,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,他因此获得了逃出生天的优势。这次,他不敢轻易停下来,惊弓之鸟,没有一点放松的本钱。
大约继续奔窜了三里地,追兵已经不见踪影,四野静了下来。这一带全是原野,对他来说也是利弊各半,他可以无阻碍地奔跑,逃窜,最大范围地发挥他的轻功优势。但也没有什么可隐蔽的地方,若前方遇见埋伏的捕快,就没有任何隐蔽可能,只能殊死一战,别无他法。
徐青停住了脚步,这不是到了八道沟的地方了么,他太熟悉了,过了八道沟,再有四五里地就到了天极山脚下。以前没什么,这次他心跳的厉害,这哪里是八道沟,分明是八道绊马索。他停了下来,之前的埋伏圈让他性破了胆,他不能不谨慎,对于他来说,任何看不清的东西都会自然怀疑,任何看不见的地方都不能贸然涉入,这一路不定有多少危险的险境在等待着他。
夜色眼见的更黑了,到了所谓黎明前的黑暗阶段,也是最黑暗的时刻。虽然黑暗,但也预示着黎明很快就会到来。他还想不明便,黑暗中的自己更安全还是黎明时分更安全。
这八道沟可能是上山前最危险的一段,也会是最后的一段,过了八道沟,以他的能力很快就能到达山下,随便找个地方就足以让他隐藏起来,何况,山脚下有他的暗哨啊。需要的时候,山上的喽啰可以下山迎战,一切就安全了。
八道沟其实也是府城一个著名的地名,八道沟确实有八道沟,为什么留有八道沟呢,说来话长,这八道沟源自明宣德年间的一次明军哗变。
明宣德九年,撤新化府并入黎平府,十四处长官司统归黎平知府节制。驻地由官团迁入五脑寨,府卫同城开始。也就是说,这是一个军政一体的府城,是明朝在西南地区的统治重镇。
到了明万历九年,黎平发生了一起震惊朝廷的事件——“五哗六哗”(史称“五开卫兵变”),即以五开卫军士胡国瑞为首的下辖六所头目哗变,这帮乱兵,纠集了天甫、银赖等五个长官司,一时规模很大,力量不小。他们在府城驱逐知府,鞭挞守备,焚烧城门,掠财杀人,十分猖獗,明朝廷大为震惊,由湖广派兵4000人前往平叛。叛军声势不小,平叛经过了好长时间,终于平定。到了次年,明朝廷为了加强对黎平府的统治,将黎平府、卫合设为军民府,隶属湖广,并移参将驻黎平弹压。
为了加强黎平府的管治力量,万历十七年朝廷将户部郎中袁表擢升黎平知府,由京官直接到黎平任职。袁表乃一代名吏,来到黎平就任后,加强政务军务统管,守边安民,振兴文教,修固城池,肃静地方。黎平一时恢复了兴盛局面,战争创伤得以修复。
这八道沟即是当年兵变与平叛战争时留下的战壕沟道,如今当年的惨烈没了踪影,经过数百年地理变迁,八道沟依然有八道沟,只是逐渐填平,每道钩还有两尺的深度,已经被周围人们开荒,种上庄稼。
虽然沟道已经很浅,却仍然是埋伏藏身最好的地方。
到了这个地方,徐青踌躇了,他的心紧缩起来,这条条沟道,仿佛潜藏着暗箭与陷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