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在国公夫人看来,家里人根本不是不跟她计较,是他们会挑拨她爹打她。祖母大娘婶子姑姑们随随便便的一句话,都能让她爹拎起手腕粗的木棍,满院的撵着她打。
偏偏这时候她娘还会拉着她痛哭流涕,让她听话让她忍忍让她别惹她爹生气,也就是说让她不躲不跑站在那任由她爹打。
(她娘是不是大脑有病啊!受虐狂!)
天底下没有一处说理的地方,自己的爹娘都不跟自己一势,国公夫人真的是气的七窍生烟,心一揪一揪的疼,认为她自己一时一刻都在秦家活不下去了。
她跑出家,想死。
梁城有湖有河,河道浅淹不死人湖不浅啊。国公夫人直奔北门外城的南渠,想要投湖。
有句话叫做“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”。国公夫人若是出了家门直接投湖,绝对是勇气可嘉。然秦家在内城最中央的位置,相国寺附近,到北门内城城门口的距离都不短,更别说南渠有湖的那段距离北门外城墙特近,国公夫人一个小娘子,想要凭两条腿走到,没有大半天到一天的时间根本不可能。这样走下来,她还有啥投湖的勇气,累都累死了。
国公夫人漫无目的在梁城游荡,信步走到汴河一处,坐在河边石头上看着浅浅的河床发呆。
她自是认为河水浅淹不死人,别人可不这样认为——英雄救美的容国公现身了。
不清楚年幼的国公夫人哪点打动了进京赶考的年轻容国公,容国公默默陪着国公夫人大半天,见日头渐渐偏西,天要黑下来,才害羞的上前劝导。
一来二去,饥肠辘辘身无分文的国公夫人,跟着容国公去路边吃了碗面,又被送回家。二人就这样认识了。
那年,国公夫人十二岁,容国公二十岁。
容国公是进京考武举人的。
区区一个武举人秦家是不会放在眼里的,也不会同意秦家女嫁给一个武人,哪怕这个秦家女并不受家里人待见。
然国公夫人却是“鬼迷了心窍”,认定了容国公。
国公夫人人小心眼不少,十分清楚自己在秦家的定位。
秦家这么多的女孩,自家爹娘又不支事,自己下面还有四个妹妹,其他房头的秦家女都不可能人人嫁给文人进士,自己这个样子,家里但凡有人多句嘴不想让她好过,她就是有好亲事的机会也会被破坏掉。与其那样,还不如嫁给心仪自己的武举人。
武举人也是举人,也比文秀才强。有举人就有进士,只要他肯上进,不愁不中进士,她慢慢陪着他就是了。
国公夫人的算盘打得可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