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章要点:正确的设备保全观念,做好设备保全。
关键词:设备改良保全,设备定期保全,设备预防保全,设备事后保全。
一、树立正确的设备保全观念
1.对待设备的一些错误观念
1.设备有问题时才需要维修。
2.保养效果不好,所以不保养。
3.设备的小问题不必急于修理。
4.各自作战,井水不犯河水。
5.操作者只管操作,维修员只顾维修。
6.设备没有改良,人员不会成长。
7.设备全部定期大修、定时更换。
8.没有必要全员参加设备维护。
9.故障是难免的。
不当的设备维护观念会造成设备经常性的故障,给企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,造成很多不良影响。它反映了企业的领导对于设备的维护不够重视,没有树立全员维护的概念。
有的生产管理者认为,只有设备坏了的时候才需要维修,没坏就不用管它。于是很多设备一直开着,开到不能修,然后去买新的设备,这时候就会中断生产。而且有问题的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还有的生产管理者认为,既然花那么多时间来保养设备,效果却不大,所以干脆不要保养了,甚至设备坏了就慢慢修,没什么好急的。开设备与修设备的人井水不犯河水,各自作战。操作者只管做,维修者只管修,好了就用,没修好也不管。好用的时候就用,不好用了就叫修设备的来修,设备没有改良,开设备的人也没有成长。
甚至有的生产管理者认为所有的设备都要定期大修、定时更换。
还有一个更错误的观念认为:设备会出故障,就像人会生病一样,是在所难免的。其实,人会生病、设备会出故障是不正常的。我们通过预防和保养完全可以让人不生病或者少生病,让我们的设备零故障。
2.树立正确的设备保全观念
带着不正确的对待设备的观念去管理设备,必然会造成不良影响和隐患。尤其对于操作设备的人员而言,他们若是不关心设备、不懂得管理和维护设备,就像经常扛枪打仗的士兵不懂得擦枪一样,战斗力会大打折扣。只有树立正确的设备保全观念,才能做好设备管理。
我们要改变以往错误的设备维护观念,树立一种全员参与设备维护的观念,要做设备保全。什么是设备保全呢?其要点在于“生产维修”
与“全员参与”。通过全系统员工参与的生产维修活动,使设备性能达到最优。
设备保全的目标是停机为零、废品为零、事故为零、速度损失为零。
停机为零指计划外的设备停机时间为零。计划外的停机会对生产造成很大的冲击,造成资源闲置等浪费。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计划停机时间值的设定要合理,不能为了满足计划外停机为零而把计划停机时间值设得很高。
废品为零指由设备原因造成的废品为零。机器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,人则是保证机器好坏的关键。要保证产品质量,就要做好设备保全。
事故为零指设备运行过程中事故为零。设备事故的危害非常大,不仅影响生产的进行,还有可能会对员工造成人身伤害,更严重的可能会“机毁人亡”。
速度损失为零指设备速度降低造成的产量损失为零。如果设备保养得不好,致使设备精度降低而不能按高速度使用设备,等于降低了设备性能。
3.设备保全方式的分类
保全方式主要分四类:定期保全、预防保全、事后保全、改良保全,它们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5—1所示)。各类保全的方法都是为了使设备处于安全、稳定的工作状态。
(1)定期保全
定期保全指故障发生前对设备进行周期性的维护。每天、每周、每月对设备的某一部位进行维护保全,如每天清扫设备,给设备加油,每周进行一次大的清扫,每月对设备进行一次大的检查,等等。
(2)预防保全
预防保全是指平时对设备部件进行诊断,确定其使用寿命,然后根据使用寿命适时更换部件,以起到预防故障、维持设备正常运转的作用。
例如刀具,假如有1000小时的寿命,那么到950小时的时候就要换掉它,否则刀具的精度就会有问题,就会影响产品的品质。如果等刀具彻底坏了才换,不仅最后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会有问题,还可能损害设备。做好设备预防保全就可以避免这种损失。
(3)事后保全
设备出现故障以后采取应急措施的方法叫做事后保全。事后保全常常利用停机的时间检查设备,若有零部件出故障则更换零部件。在JIT生产中,订单决定生产量,生产量少的时候便做事后保养。
(4)改良保全
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经常接触设备,对设备的性能有很深入的了解,他们也很清楚设备的缺陷。改良保全就是发挥员工的创造性,让他们多提出一些改善设备的方法,提高设备的耐用性、安全性,简化设备,使设备更易于操作。
二、怎样做好设备保全
1.实现设备的零故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