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想和客户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,你要学会正确地管理他们的预期。为什么呢?因为从服务的角度来看,只有当客户感到你的服务达到了他们的预期,他们才会少些疑问,也就少占用你的时间和精力。否则,客户总觉得你的服务离他的预期有差距,于是总有疑问需要你解答,这样会占用你宝贵的时间和精力。
(3)与客户洽谈。
在重新评估和搞清楚了客户的预期之后,你应该和客户开诚布公地洽谈,商讨产品的价位和服务策略。在商讨的时候,主要讨论要提供给客户何种服务,服务的价值有多少,收取多少费用等问题。
(4)移交客户。
如果你和客户洽谈无法达成一致,那么你可以把这种洽谈移交给谈判公司,让他们代替你去谈判。当然,如果这样做的成本过高,你完全可以放弃,就此终止与客户的合作。
(5)终止合作。
如果做了以上工作,你和客户依然无法达成合作,那么你这时应果断地终止与客户之间的合作。但是,在向对方传达终止合作的消息时,应采取合适的方式,尽可能安抚对方的情绪,减少负面影响。
4.羊群效应
找准潜在客户里的“领军人物”
销售心经
在销售的时候,要找准潜在客户里的头领。直接与头领谈,能省去中间很多环节,不但便于对方了解你的产品,也有利于你了解对方的购买意向。这样做销售成功率会更高。
有一次,赵琳去一位客户家推销豆浆机。在她与客户聊得兴起时,客户的儿子从外面回来,当他看到妈妈选的商品时,马上给予了否定:“这种产品太难看了,看到它就不想喝豆浆了,买它干什么啊!”
客户的儿子大概十六七岁的样子,赵琳知道这样的孩子正处于自以为是的年龄。赵琳还发现客户的儿子说话很有影响力,那句否定的评价说得客户很认同。因此,赵琳意识到这次推销的成功与否关键在这个孩子身上。
赵琳随即与客户的儿子聊了起来。她把产品的宣传册拿出来让他选,他一下子看中了一个精致小巧的豆浆机。
“这个蛮不错的。”他指着一款设计精美,但容积很小的豆浆机。
“是的,这个确实美观,但只适合个人使用,不适合多人的家庭使用。”
听赵琳这么说,客户的儿子认同地点点头。
“不如这一款。”赵琳指着一个款式相似但容积较大的豆浆机,“你看,这个既美观,又比较适合三口之家使用。”随即,赵琳又说:“看,你已经是一个大小伙了,那款小豆浆机榨的豆浆还不够你润嗓子呢!”客户的儿子听后不好意思地笑了,客户也笑了起来。
最后客户的儿子作决定,要买赵琳推荐的那款豆浆机,客户很高兴地付了钱。
在销售商谈的最后阶段,你要善于观察潜在客户中谁是“领军人物”、谁是财政大权的掌控者。上文中,赵琳就做到了这一点,她敏锐地发现客户的儿子说话很有影响力,是影响付账的关键人物,于是把推销对象转向客户的儿子,最终通过打动客户的儿子而成功推销了产品。
很多情况下,你推销产品面对的不是一个人,而是一群人,比如,一个五口之家,一群办公室里的职员,三五个正在闲聊的年轻妇女,等等。这时候,他们都是你的潜在客户,如何才能将他们发展为目标客户呢?关键在于找出他们中的权威者、有影响力的人,即所谓的“领军人物”。
比如,五口之家中,爷爷年长,说话分量很重;办公室职员中,主管职位高,较有权威;几个年轻的妇女中,某个女士较为博学多才,影响力比较大。如果你能打动这些“领军人物”,那么你不仅能把产品卖给他们,还能轻松将产品卖给其他那些人。因为很多人都有从众心理,见别人干什么,很容易跟着去做。正如心理学中“羊群效应”所说的,头羊往哪里走,后面的羊也跟着往哪里走。
心理学词典
所谓“羊群效应”是指在组织散乱的羊群中,头羊起着关键作用,它的任何一个行动都会引起整个羊群中其他羊的关注,这些羊会效仿头羊。这是一种典型的从众心理,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群体中。
下面这个笑话很好地说明了羊群效应:
天堂里举办了一场会议,参加的人都是石油界的大亨。一位石油大亨走进会议室,发现里面的位置都坐满了,自己没有位置,怎么办呢?于是他想了个办法,高喊一声:“地狱里发现了石油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