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MBOOK

阅读记录  |   用户书架
上一章
目录 | 设置
下一页

第1章 借一双慧眼看岗位(1)(1 / 2)

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问题反馈 |

中国有句俗话,叫“当局者迷”。经过观察我们发现,职场上的“当局者”们,迷惑者多,清醒者少,常常是退出职场--不当局了,才恍然大悟,后悔不迭。

很多人觉得银行不错,争着抢着进银行,但是一进入便不知不觉地迷失了。特别是那些刚刚进入银行的新人,看不明白银行里的岗位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,日复一日单调的工作让自己激情不再,纷纷扰扰的人情世故让自己迷茫,更看不清自己未来发展的走向,看不懂接下来在自己身边发生的各种变故。疑惑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,他们糊里糊涂地应付着自己的岗位和工作,在混沌中浪费了银行岗位这一宝贵资源,磕磕绊绊地走过了本该绚丽多彩的银行职场,给自己留下终生遗憾。

每个银行职员都需要借一双慧眼,把银行、岗位、工作和自己看个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、真真切切,让自己在银行的工作更快乐、更充实、更多彩。

我们可以从古代先贤的经典中获取智慧,也可以从当代的职业指导理论中汲取营养,还可以从别人走过的路中看到应该怎样进退行止。

警惕银行职员的职场病

疾病影响人的健康成长和生活质量,职场病影响个人的事业发展和职场的生存质量。

银行职员的个人发展要受到银行业规律的制约,职场病常常与银行职员的发展相抵触,因而,有了职场病就一定会影响个人的发展。

银行存在一个进入壁垒,除了社会声誉、收入待遇等原因外,银行对职员学历的要求较高,这使得很多人很难进入这个行业,银行的岗位逐渐变成了充满竞争的岗位。可是很多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进入了银行,却很快发现银行与自己原来想的不一样,这便容易诱发职场病。

而在银行工作的时间一长,你就会发现,职业转换的成本很高。出了银行你会发觉自己除了银行业务之外,别的事情都不会做,这会让你备受打击。

银行的工作确实让人羡慕,然而,每一个银行从业者的个人经历都是一段短暂而又漫长、快乐而又疲惫、荣耀而又辛酸的故事,有的人甚至被职场病折磨得死去活来。

你有职场病吗

张女士是北京一所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,进银行工作将近三年,一直在一线做柜员。

刚进银行的时候,面对人们羡慕的眼光,她确实激动、骄傲了好一阵子。

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整天面对单调的工作,她曾经燃烧的激情渐渐冷却下来,甚至接近熄灭。她常常感叹:“整天点钱,啥时候能点出个头啊!”

她曾经想要干一番事业,要把自己的知识用到工作实践中,要做银行的管理者,要用自己的努力打造一个最优秀的银行网点……可是三年过去了,她觉得领导一直没有给自己这样一个机会。

在她心情不好的时候,工作经常出错,为此她不止一次被领导批评。她的心情坏到了极点,偏偏生活中的各种麻烦事也接踵而来,渐渐地,她觉得在银行工作下去已经看不到希望和未来。这时,她首先想到的就是跳槽。

在没有为下一步做好充分准备的时候,她再次被领导批评,一怒之下,就递交了辞职报告,对领导的挽留也不屑一顾,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个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。

此后,她先是到一家房地产公司当销售员,与银行柜员相比,这是一个轻松自在的工作。可是没过两个月,她还是辞职了。问她辞职原因,她说:“挣得少不说,工作技术含量比银行柜员还低。”

后来她又去了几家公司,都没有坚持下去,最后被逼得没办法,读研去了。

三年后,她又来到曾经工作过的这家银行应聘,几轮下来,她还是被淘汰了。

这时她有些后悔,但是已经来不及了。

这就是典型的“职场多动症”在银行职员中的反映。

类似张女士这种受职场病困扰的现象,在银行里经常发生。

银行从业群体圈子很小,但是职场病症却与社会上其他职业群体一样,几乎每个人都有,只是表现不同而已。

银行职员要自觉地分析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状态,及时发现职业行为中的问题,做出准确的诊断,以免自己被职场病所误。记住,只有及时确认、治疗和缓解自己的职场病,才能实现职业发展预期。

银行是经济的枢纽,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加速,银行发展也日新月异。人在银行,各种环境和条件在不断地变化,各种各样的问题随时发生,由此带来的职场病也就在所难免。如果能够在发展过程中随时随地设计路线,自觉经营岗位,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去修正自己的发展路径,调整自己的生存方式,就可以有效避免职场病带来的许多麻烦。

我们研究发现,职场病有很多种,直接反映到银行职员身上的大致有以下几种:

第一,多动症。

这种病症多发生在年轻职员身上。特别是日趋激烈的银行业竞争所引发的人才竞争,加剧了岗位多动症。

造成多动症的原因:一是盲目羡慕别人,这山望着那山高;二是不懂得珍惜和利用自己已经得到的工作和岗位;三是职业价值观错位,导致自我迷失。

跳槽是一件风险与机会并存的事,应该发生在有能力控制风险和把握机会的时候。而那些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,将无法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表演的职业舞台。

银行职员请记住一点:若是频繁跳槽,无论你有什么理由、计划多么周密,都是有害的。

第二,倦怠症。

一个人在银行同一岗位工作的时间一长,就容易产生倦怠症。

倦怠症的表现:一是精神倦怠,无精打采;二是目标倦怠,茫然不知所措;三是责任倦怠,消极怠工;四是情绪倦怠,灰心丧气;五是压力倦怠,心力交瘁;六是兴趣倦怠,成就感丧失。

银行是一个知识、技能折旧率较高的行业,倦怠状态会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走回头路。

第三,素质恐慌症。

银行业的职业竞争,拼的就是素质。随着银行业的快速发展,很多人会产生素质恐慌症。

素质恐慌症几乎人人都有,只是各自的表现不同。素质恐慌症的表现:一是不能与银行从业所要求的素质同步,难以形成职业发展持续推进动力;二是职业能力下降,解决问题和创造业绩的能力降低;三是只有单一的银行工作技能,银行从业扩展能力不足。

越是想获得职业发展的人越是容易出现素质恐慌症。造成素质恐慌症的原因:一是先天不足,基础没打好;二是后天失养,不能够及时充电;三是营养消耗超量,来不及补充,那些职务提升过快的人尤其如此。

银行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,素质不够高的人有可能被激烈的竞争淘汰。

第四,岗位眩晕症。

岗位眩晕症的表现:一是不适应目前的岗位,经常被工作搞得晕头转向;二是不知道怎样表现自己,往哪个方向发展,向什么地方努力;三是不能及时积累职业经验,总有一种惊慌失措的感觉,办事手忙脚乱,无所适从。

造成岗位眩晕症的原因:一是缺少必要的职业准备,角色转换没有及时完成;二是没有走出职业适应阶段;三是对自己所承担的岗位责任不清楚;四是对自己的职业经历缺少必要的总结;五是职业发展目标不明确。

点击下载,本站安卓小说APP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A- 18 A+
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